(接續前章)
由於AI 的本意是減少鄉民搜尋資料過於龐雜,於是程式設計機器人能快速代勞聚攏資料、文字,藉以做成簡報,而非成為一篇著作。因為多數蒐集的資料,是具有版權,若貪圖方便而不查,很可能被著作者提告,當然,也要注意是否可用於商用, 如果只是一般私用不公開,則是很便利的工具。
例如旅行業導遊領隊只是想做個導覽說明,但苦於時間不多來籌集資料,這時候最快的方式就是善用AI 來搜尋,而資料只是用在短期參考,並非要出版賣錢,這樣的運用是恰當的,且並非用於偷懶。再來,圖片也是可以使用AI搜尋,但當成肉搜他人隱私則普遍都禁止,例如以往「以圖找圖」的瀏覽器最強大功能。
姑且不論AI是否造福了懶人,或者毀滅了某些存在的科系,抑或取代人類的工作的,這些都是必須學會使用並認識它,無論如何善用?如何惡用?都取決在個人的需求,最終還是要回到人的基本能力上,才能展現人的價值,例如在二次世界大戰被戰爭摧毀的古建築,波蘭人利用老照片、建築圖紙等資料庫,重建華沙市街;其他諸如沖繩的首里城、巴黎的聖母院、哥本哈根的金融中心,即便遭到祝融肆虐,還是有重建的根本。
貝爾芬格會依時代變遷而有所轉變,懶惰不做事固然是罪,卻也有好的地方,有的國家的工時短,卻創造幸福的奇蹟,端看時間大師怎麼運用時間,並非只是高工時就是勤勞,下一章繼續來探討。